非遗传承

全聚德挂炉烤鸭制作技艺
查看详细

“京师美馔,莫妙于鸭。”烤鸭可谓北京最著名的菜肴,历史悠久。与其名气相比,数百年间蕴藏的独特技艺,却鲜有人熟知。挂炉烤鸭自清宫传入民间,并在全聚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。

1864年,全聚德创始人杨全仁雇佣了从清宫御膳房包哈局出来的孙师傅,运用宫廷挂炉鸭技法,以果木为燃料,以明火烤制。通过这种技法烤出的鸭子,皮脆肉嫩,果香飘溢,迅速风靡京城。从此,挂炉烤鸭走进民间,让只吃过闷炉烤鸭的寻常百姓也得以尝到当时宫廷里的流行味道,“全聚德”也成为了挂炉烤鸭的开创者、正宗北京烤鸭的代名词。

为了保护这百余年来传承下来的人间至味,历代全聚德烤鸭师坚守着挂炉烤鸭技艺的复杂制作工序。优选鸭苗,标准化喂养及加工,品质从源头做起;四大工序、30余个操作环节,每一步都恪守匠人的执着。正是因为这种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和技艺的匠心坚守,才有了全聚德烤鸭的驰名中外。2008年,“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”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它为世界传递了中国美食的味道,也如同一张名片,让世界了解中国。

中国人养鸭食鸭历史悠久,而且烹饪技艺高超。早在汉朝时期,烤鸭就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美食。公元6世纪,北魏人贾思勰所著《齐民要术·养鹅鸭》和南朝人虞悰写的《食珍录》中,都有“炙鸭”做法的详细齐记载。“炙”,就是烧烤,可以整只烤,也可以切碎、切块烤。“供厨者,子鹅百日以外,子鸭六七十日,佳。”说的则是炙烤鸭子最好用六七十天大的嫩鸭,与如今相差无几。

民间传闻,中国最善食鸭的是金陵人。特别是明太祖朱元璋,更是对吃鸭情有独钟。明朝建都南京后,宫中御厨选用上好的金陵湖鸭,在民间炭火明炙的基础上,改进研制出“叉烧烤鸭”和“焖炉烤鸭”两种烹饪技艺。公元15世纪,明朝迁都北京,烤鸭技艺便随明宫御厨来到北京。同时,随行的江南官员、富户也把吃烤鸭的爱好普及到了民间。

明朝嘉靖年间,京城内开始出现烤鸭店,大多专营焖炉烤鸭。到了清朝同治三年,“全聚德”烤鸭店开业,聘请原清宫御膳孙师傅掌炉,开始经营清宫挂炉烤鸭。全聚德选用的食材是经过填饲的北京鸭。填鸭鸭体美观,肌肉丰满,肥瘦分明,鲜嫩适度,不酸不腥,是制作烤鸭的首选。孙师傅掌握有清宫挂炉烤鸭全部技艺,经他烤出的鸭子丰盈饱满,色呈枣红,皮脆肉嫩,鲜美酥香,肥而不腻,瘦而不柴,为全聚德烤鸭赢得了“京师美馔,莫妙于鸭”的美誉。

如今,清宫挂炉烤鸭技艺已在全聚德薪传了一个半世纪,并经过几代全聚德烤鸭师的不断改进、完善,形成了一套独具全聚德特色的标准化工艺流程。同时,还将产业链延伸到生产领域,增加了北京鸭的饲养、鸭坯加工、统一配送等环节,建立起一条从“农田到餐桌”的烤鸭产业链,实现了对食品安全与品质的全过程把控。2008年,“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”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烤鸭的技法,以“挂炉”和“焖炉”最为出名。焖炉,是一种烧秫秸、有炉门可以启闭的烤炉。其特点是炉门封闭,全凭炉墙的热度和炽热的柴灰将鸭子焖熟。鸭子入炉和烤好出炉时,才能开启炉门,时间火候凭厨师经验。这种烤法,由于火力文而不烈,鸭子的油脂和水分消耗得少,鸭脯像刚蒸得的馒头一样很“暄腾”,且鸭子的烟火气较重。

挂炉,是一种烧果木、有炉孔无炉门的烤炉。其特点是将鸭子挂在炉梁上,以明火烤熟。烤制过程中,要转动鸭体,通过多种燎烤技术,使鸭子均匀上色和成熟。因受力明火,鸭子的皮下脂肪溢出,使得鸭子皮脆肉嫰,且带有果木香气。挂炉这种无炉门的开放设计,可以一面烤,一面向里面续鸭,这种赶添赶续的操作,不但结省了时间和燃料,而且减少了顾客的等候时间。

全聚德鸭炉的各部位设计独特,又相互关联。鸭炉建造要考虑到整体结构的严谨度、选料用料的恰当性、内部圆角弧度的精准度、炉顶错层的紧密度等诸多要素。全聚德历经150多年的发展,鸭炉也进行了多次技术变革。比如,全聚德早期的鸭炉没有火挡,只是在炉台里用两块劈柴做支架,后来改用两块砖头做支架,但普通红砖又不耐高温,全聚德烤鸭师总结了之前的实践经验再次改良,将木头、砖头结合起来,制出便于支架劈柴、利于炉火通风、可调节火势的火挡。又如,鸭炉两腮以前是直角,炉内热辐射不均匀,且烟也出不来,后来全聚德烤鸭师调整了鸭炉结构,在鸭炉两腮设计了精准的圆角弧度,从而使烤鸭品质又得到了提升。鸭炉的改良体现了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在不断传承与发展。

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的传统工艺流程分为宰烫、制坯、烤制和片鸭四大工序,内含30余道环节,且每个环节都有诸多讲究和操作窍门,这些绝招是全聚德烤鸭师智慧和多年经验的结晶,比如:

开生:一般来说,家禽的开生掏膛会选择背开、腹开、肋开等传统方法,很容易破坏鸭体外形。聪明的全聚德厨师,选择在右翅下切一个3-4公分的月牙形刀口,从此将鸭内脏全部掏出,鸭翅自然垂下,既能防止漏气(上一环节往鸭体充气),又能很好的保持鸭体外形。

打色:打色就是在鸭身上淋浇饴糖水,使鸭体上色。这个环节最关键的“秘方”是饴糖水的勾兑比例。过浓,烤出的鸭子色黑味焦,过淡,烤不出枣红色,不诱人食欲。饴糖水的勾兑比例,一年四季各不相同,阴晴雨雪也不一样,全凭全聚德老师傅多年的经验积累进行判断,并非一日之功。

燎裆:燎裆是挂炉烤鸭独有的制作环节。因鸭的两腿肉厚,不易熟,加上鸭档的位置又略低于炉门口的火苗,因此鸭裆部位不易上色和成熟,需要用人工来燎烤它。全聚德经验丰富的烤鸭师,在燎裆环节已形成独特的技法窍门,能够做到手快、腕活,转体及时,烤、燎、转交叉运用,使鸭体一来一去地在火焰尖上晃动,好似火尖上的舞蹈,烤出的鸭子色泽均匀,味美而香。

出炉:出炉前,要先鉴定鸭子是否已经烤熟。全聚德第三代烤鸭大师总结出“眼看、手掂、鼻闻”的六字经验,不用将鸭子从炉中取出,通过看烤制时间、火力强弱、鸭子颜色的变化、借助鸭杆掂一掂鸭子重量的变化等手段,便可做出准确判断,此法也在全聚德历代烤鸭师中得以传承。

早期,全聚德招收学徒较为严苛:身体要好,能提起300斤重的大桶;脑子活,机灵懂事;最重要的是,能吃苦,在3-5年的学徒期内,每个徒弟都在忙着做杂活,根本摸不到鸭杆,能学到的技术仅限于开生、片鸭等非“机密”环节。

旧时代,大部分传统技术行业受“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”等保守观念的影响,名厨都不愿意收徒授艺。在全聚德,自孙师傅后,经历了蒲长春、张文藻和田文宽,这四代一直保持着“单杆传承”的传统。第四代烤鸭名师田文宽,曾在1953年以烤鸭专家的身份,代表中国赴苏联传授技艺,成为让全聚德挂炉烤鸭“飞”出国门的第一人。

1970年以后,随着国内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加,全聚德烤鸭名师开始打破旧有观念,以开放的胸怀向国内外餐饮同行传授挂炉烤鸭技艺,为整个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。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也从“单杆相传”发展成为“集体传承”,相继培养出第五代、第六代烤鸭师,至今已延续到第七代烤鸭师,为本集团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。除了为本集团培养人才外,全聚德集团还接待来自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考察团,传授烤鸭技艺,还相继参与推出《全聚德名菜谱》、《中菜250样》等介绍全聚德菜品知识和技艺的书籍,为整个行业的人才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。

仿膳(清廷御膳)制作技艺
查看详细

北京有着800多年的建都历史。期间,元明清三朝的宫廷御膳,始终都是代表着整个国家烹饪技术的最高水平。特别是到了清康乾盛世之后,清宫御膳的烹饪技艺已经达到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的顶峰。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后,清宫御膳房的御厨陆续流落到民间。

1925年,昔日清廷御厨赵仁斋、赵炳南、赵承寿、孙绍然、陈增贵、王玉山等人,创办“仿膳”茶社(仿膳饭庄的前身),意为前清御厨按“祖制”,仿照清宫御膳房精心制作宫廷点心和菜肴。从此,开启了清廷御膳制作技艺在民间发展的新篇章。

仿膳“清廷御膳”取材讲究,制作精细,形色美观,口味以清鲜酥嫩见长,菜名形象生动、寓意丰富。为了确保传统菜点的品质,仿膳一直坚持手工制作。为了传承与发展清廷御膳,仿膳经过不断挖掘与探索,于1979年在国内首推清廷御膳的代表宴席“满汉全席”。仿膳饭庄“满汉全席”的最大特色,就在于它的“精、繁、丰、珍”,即膳食选料的精细、烹制工艺的复杂、品种的丰富多样和原料的珍贵稀少。2011年,“仿膳(清廷御膳)制作技艺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仿膳饭庄在近百年的经营中,发展了四代传承人,培养了多位御膳名厨,他们传承并发展了清廷御膳制作技艺,曾几十次赴国外进行技术表演,多次在国内外重大外事接待活动中承担重要接待任务,以“为国待客”的精神,向世界展示清廷御膳技艺的精妙、宫廷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御膳,简言之,就是帝王世族所享用的饮食。清朝是以满洲贵族集团为统治核心的封建王朝。清世祖福临于顺治元年(1644年)在盛京(今沈阳)宫阙即皇位,同年率清军入关,定都北京,揭开了清朝历史的序幕,清廷御膳就此逐渐形成。

清廷御膳是满菜和汉菜相结合而形成的精华。清军入关后,保留了在关外食野味的风俗,烹调方法主要是烤和煮,同时融合汉族烹调方法中煎炒烹炸的技法。清代袁枚在其《随园食单》中指出:“满洲菜多烧煮,汉人菜多羹汤”。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宫满席和汉席的特点。

由于清廷御厨来自四面八方,他们将关外盛京(今沈阳)御膳、明宫御膳、苏扬等地和满、蒙、维等名馔厨艺融为一体,形成了集唐宋以来宫廷菜之大成、并兼具满族菜和历代清帝特色的清宫菜。仿膳饭庄在近百年的经营中,一直传承并发展着“清廷御膳”特色。2009年,“仿膳满汉全席烹制技艺”更名为“仿膳(清廷御膳)制作技艺”后,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2011年,“仿膳(清廷御膳)制作技艺”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自此,标志着以仿膳饭庄为代表的“清廷御膳”制作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。

帝王一餐谱,百人数年粮。奢侈糜费是历代宫廷御膳的共同点,而清宫御膳尤为突出。清代内务府档案中,保留着清代皇帝的大批膳单,膳单里详细记录了皇帝的日常饮食。乾隆皇帝的一顿平常晚膳用了各式菜、汤二十余品(乾隆十二年十月初一乾隆晚膳单记载)。清朝中后期,奢靡之风更盛。慈禧每顿正膳所用菜肴至少要摆满三四张拼起来的膳桌,菜点常常在百种上下(光绪十年十月初七日慈禧皇太后膳单记载),冷盘、热馐、炉食、小菜应有尽有。因此,后期清宫御膳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空前的。

仿膳饭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不断挖掘、整理出乾隆、光绪年间的数百种菜肴。如凤尾鱼翅、红扒熊掌、金蟾望月、一品官燕、人参烩鹿尾、抓炒驼峰、芙蓉虎鞭汤、烤熊肉、烤鹿肉等,以及罗汉大虾、熘鸡脯、荷包里脊、干煸肉末等都是名扬全国的清宫名菜;此外还有宫廷小吃芸豆卷、豌豆黄、小窝头、肉末烧饼等,也是闻名遐迩。

上世纪70年代末,仿膳多次派人前往故宫博物院,查阅浩繁的清宫御膳档案,并从乾隆年间文学家李斗所著的《扬州画舫录》中,找到了一份完整记载了“满汉全席”的膳单。根据这份膳单,1979年由御膳名厨王景春大师领衔制作,仿膳饭庄在国内首家推出了以具有浓郁江南风味、兼容鲜明宫廷特色的满汉全席为代表的清廷御膳,立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。末代皇帝的胞弟溥杰先生品尝后,写下了“正宗满汉全席”的评语。但因珍贵食材越来越稀缺,仿膳饭庄便甄选了部分“满汉全席”的经典菜肴,在保持传统烹饪技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,才使这些清廷御膳菜肴流传至今。

清代皇帝进餐称为传膳、进膳或用膳。凡进膳均有膳单,膳单由御茶膳房官员列出,经内务府主管大臣审阅、备案后,才能烹饪制作。每次传膳前,先呈膳单,膳单上注明用膳的时间、地点、菜点的名目,制作菜点的厨师等。一声“传膳”令下,几十名太监的“传膳大队”便手捧膳盒,从各路鱼贯而入,待菜品上齐后,膳房首领太监,请皇帝用膳。

清宫宴席的礼仪更为繁琐、讲究。从开宴前、开宴中和宴席毕,在现场忙碌的有外膳房总理大人、赞礼官、管宴大臣、茶膳房大臣、尚膳总管和茶膳房总管首领太监等共十五位领衔者。其中,管宴大臣系引百官大臣入座,茶膳房总管首领太监向皇帝呈奶茶、呈御馔,尚膳总管率人上宴,执壶内管领和御前侍卫上酒,内务府护军人等上膳。宴毕,管宴大臣负责将王公大臣引至门外。

仿膳饭庄设计的“满汉全席”沿袭了清宫宴席礼仪之规,也有一套礼仪流程。从北海的长廊开始,身着满族服饰的女服务员打着灯笼迎接客人。客人入座后,要上小毛巾净面、净手。开餐时,由“主管大臣”介绍“膳单”,菜品以鱼贯而入的方式呈上,合用粉彩万寿餐具,配以银器,富贵华丽。席间奏古乐伴宴,配以仿膳历史文化、菜品典故的讲解,沿典雅遗风,礼仪严谨庄重,令客人流连忘返。

清廷御膳的加工制作,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,最初工艺比较易学,满菜制作工艺多是烧烤、蒸煮;汉菜多采取煎炒烹炸。后来不断改进制作方法,菜肴制作越来越精细、工艺也越来越复杂。

仿膳(清廷御膳)制作技艺继承并发展了“工艺精细”这一特点,所有菜肴都是厨师精雕细刻、一丝不苟地烹制出来,有的菜肴制作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。菜点不仅注重色香味俱全,而且非常讲究造型,相当强调菜点在色彩、质地、口感、营养诸方面的协和归同,特别注重菜点在精细化、时尚感、文化浓、寓意美、口味醇的融合蜕变。

清廷御膳兴起于清代康熙后期,而终于宣统。清廷御膳作为一种烹饪技艺能够传承下来,得益于那些流落民间的清廷御厨。

御膳名厨王景春大师,早年师从仿膳创办人之一的原清宫御厨赵仁斋,是正宗清廷御膳第二代传人。他1945年,受聘于仿膳饭庄,几乎掌握了所有前清宫廷御膳的烹饪技术。在王大师毕生的心口相传之下,从1960年代开始,清宫御膳烹饪技艺的薪火,传给特一级厨师董士国,他成为了仿清廷御膳的第三代传人。从第四代起,仿膳开始实行“集体传承”,相继培养了多名技术骨干,使清廷御膳的宝贵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。

丰泽园鲁菜制作技艺
查看详细

传承是连接往昔和未来的一座桥梁。丰泽园饭店作为经营鲁菜的中华老字号,它跨越了两个世纪近百年的岁月,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的变迁,始终保持和代表着正宗鲁菜在北京的最高水平,堪称是近百年来鲁菜薪火在北京传承发展的缩影和记忆。

丰泽园创办于1930年中秋节,“丰泽”二字,蕴含雅意:“菜肴丰饶、味道润泽”。饭庄名厨汇聚,掌勺、掌案,均为客籍京城多年、身怀技艺的鲁菜名厨名师。丰泽园饭庄的菜肴集“济南菜”和“胶东菜”之精华,选料精细,操作严谨,注重刀工,讲究火候,将“清、鲜、香、脆、嫩”等优长融为一体,特别是葱烧海参、糟熘鱼片、干烧大黄鱼、乌鱼蛋汤等叫座名菜,始终均堪称京城之最。2011年,“丰泽园鲁菜制作技艺”列入北京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丰泽园在近百年的经营中,历代名厨以精湛在厨艺和高尚的厨德培养了多位鲁菜传承人,传承和发展着鲁菜制作技艺这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。丰泽园曾多次选派厨师参与服务国内外重大外事宴会,先后接待过百余个国家的政治要人和文化名人,他们将正宗鲁菜佳肴传播到世界各地,为鲁菜和鲁菜文化的传承,写下的新篇章、留下的新记忆。

鲁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中历史最悠久、覆盖范围最广的菜系,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烹饪技艺闻名于世。春秋战国时期,孔子云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,以及 “鱼馁而肉败不食,色恶不食,臭恶不食,失馁不食,不时不食,割不正不食,不得其酱不食……”一系列“不食”主张,说明当时的鲁菜已经相当讲究科学、注意卫生,还追求刀工和调料的艺术性,已到日臻精美的地步。秦汉时期,山东经济空前繁荣,“钟鸣鼎食”之家更是让鲁菜的烹饪分工更加精细、复杂。

南北朝时期,贾思勰在《齐民要术》中,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烹饪术作了较系统的总结,不但详细阐述了煎、烧、炒、煮、烤、蒸、腌、腊、炖、糟等烹调方法,还记载了“烤鸭”、“烤乳猪”等名菜的制作方法,反映当时鲁菜制作技艺的高超。明清时期,鲁菜已经自成菜系,从齐鲁到京畿,从关内到关外,影响已达黄河流域及东北地区。现了近现代,鲁菜借助京城各大饭庄,影响力更盛。

丰泽园兼收并蓄,集鲁菜各家之长,在近百年的经营中,一直保持着正宗鲁菜特色,并将鲁菜制作技艺发扬光大。2011年,“丰泽园鲁菜制作技艺”列入北京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使鲁菜制作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。

鲁菜主要分济南菜和胶东菜。其中,济南菜用料讲究、注重刀工,尤以汤菜出名;胶东菜则以烹制各种海鲜见长,注重食材的鲜味。当时,京城绝大部分鲁菜馆都经营胶东菜,经营济南菜的非常少。丰泽园则二者兼而有之,所以有“吃了丰泽园,鲁菜都尝遍”之说。葱烧海参、糟熘鱼片、干烧大黄鱼、乌鱼蛋汤都是丰泽园的叫座名菜。

丰泽园的菜肴荟萃了“济南菜”和“胶东菜”的精华,选料精细,操作严谨,注重刀法,讲究火候,烹调技法擅长“爆、炒、烧、炸、扒、溜、蒸”,注重“清、香、鲜、嫩、脆”,以鲜为最。丰泽园专门调制的清汤、奶汤是制作许多菜品必用的辅料,清汤色清而鲜,奶汤色白而醇,得“百鲜都在一口汤”之精妙。

丰泽园传承胶东菜精髓,擅长烹制各种海鲜菜肴,金牌菜品“葱烧海参”享誉中外。食材可谓出自“名门”,选用的海参是来自山东半岛的刺参,选用的葱是山东章丘的葱王;海参涨发手法独特,采用水发盐干海参法、蒸馏水激发海参法、养发海参法技术,保证了丰泽园近百年海参质量稳定;烹调技艺上,经过烧制的海参,色呈红亮,葱香不断,口味奇佳,造型美观,使之在色、香、味、型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,成为海参菜品之首。

丰泽园深入发展鲁菜面点技艺,将烤馒头、银丝卷、豆沙包、山东杠头等山东传统精品面食,送上百姓餐桌。这些特色面食全部选用北方特有的优质面粉,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,面饼筋到,口感松软爽滑,细腻香甜,美味与营养兼备,广受欢迎。

鲁菜之所以能长久地名冠天下,源自它借助京城各大饭庄发展壮大。山东人自明清时起,就在京城开饭庄做厨师,形成了代代相传的谋生手段。丰泽园的创办与繁荣也源自一批客籍京城多年、身怀技艺的山东“福山帮”名厨名师。开业之初,由原新丰楼名厨,擅长济南菜的陈焕章、李正心、冯成礼等人掌勺。上世纪40年代,又请来了原东兴楼名师,擅长胶东菜的郭有忠、王明理、吴行官等人加入,使丰泽园从单一经营济南菜,发展为济南菜和胶东菜兼营。从此,丰泽园形成了集鲁菜精华之大成的独特风格,成为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山东菜系饭庄。

建国后,丰泽园又请来了牟常勋、王世珍、孙茂丰、朱家德等鲁菜烹饪名师,进一步将丰泽园鲁菜发扬光大。其中,牟长勋、王世珍师傅是第一批获得国家特级技师称号的丰泽园名厨,他们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接见,并到中南海为毛泽东、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办过家宴。1955年,北京厨师行业中的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牟长勋师傅,作为正宗鲁菜传人,在丰泽园率先破除了旧时代遗留的“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”等保守观念,带头收徒,随后其他名厨也相继收徒授艺。

在老一辈师傅的言传身教下,王义均、刘芳春、李健,时广南、高凤文、徐寅芝等新一代名厨脱颖而出,完成了两代鲁菜传人的新老交接。1983年,王义均(师从牟长勋)在全国名厨烹饪大赛中蟾宫折桂,一人获得“最佳厨师”和“冷荤拼盘制作工艺奖”两项大奖,跻身全国十大名厨行列,并在国内餐饮界有了"海参王"的美誉。目前,王义均大师的高徒,如尹振江、王富强、安万国等一批名厨承担起了传承和发展正宗鲁菜的重任,擦亮了丰泽园这块近百年的金字招牌。

全聚德全鸭席
查看详细

全鸭席是由全聚德首创的,它的形成经过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,由最初简单的“鸭四吃”,到菜肴品种逐渐增多的“全鸭菜”,再到冷热面点俱备的“全鸭席”,是几代全聚德名厨的智慧结晶。

全鸭席是“全部有鸭”而非“全部是鸭”,它是以鸭为线索,配合其它食材,运用多种烹调方法,涵盖冷、热、面点等多种品类的鸭主题筵席。百余年里,全鸭席菜肴的品种和制作技法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,现今已有数百道菜可供选择,宴席菜单也从固定样式变为根据顾客喜好定制。全鸭席中除了享誉世界的全聚德挂炉烤鸭外,火燎鸭心、芥末鸭掌、盐水鸭肝、芝麻鸭方等全鸭席经典菜肴,也一直作为全聚德的招牌菜,备受好评。

全鸭席能够以鸭风味为核心,贯穿多种技法,菜肴品种繁多,口味丰富,得益于几代全聚德名厨炉火纯青的手艺和独辟蹊径的心思。2008年,“全聚德全鸭席制作技艺”列入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全鸭席饱含着全聚德人对美食的专注探索和对烹饪技艺的极致追求,见证着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,这种味蕾的享受和文化的沉淀,让人印象深刻,回味无穷。

全聚德在创立之初,是一家以售卖烤鸭为主的炉铺。为了调剂产品花样,同时表示“童叟无欺”的经营理念,除了烤鸭外,全聚德便将烤鸭片皮后较肥的部分切丝回炉,做成鸭丝烹掐菜;将片烤鸭时流盘子里的鸭油,做成鸭油蛋羹;将片鸭后剩下的骨架,做成鸭骨汤。这种“鸭四吃”的方式,曾为全聚德招徕了不少顾客,也成了后来全鸭席的雏形。而此时京城里经营烤鸭的知名店铺,如便宜坊等,早已饭庄化,菜单上多为各类山珍海味的大菜,并没有在“鸭菜”上做文章,这才使全聚德的“鸭菜”脱颖而出,成为了一种特色,且广受欢迎。

1901年(光绪二十七年),全聚德盖起了二层小楼,经营面积扩大了,开始增加各式炒菜,并着重在“鸭四吃”的基础上发展各类鸭菜。于是,全聚德的菜单上逐渐增加了以鸭心、鸭肝、鸭舌、鸭掌等鸭部位为食材的各式菜肴,并将这类菜肴命名为“全鸭菜”。解放前后,全聚德的全鸭菜品种已经发展到了几十种。随着全聚德的不断发展,多位名厨相继加入,他们将多种菜系特色和烹饪技法融入到全鸭菜中,使全鸭菜在传承和创新中持续发展,逐渐形成了中外闻名的“全鸭席”。

 

全聚德全鸭席,是在全鸭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。不同之处在于:全鸭菜,完全是以鸭为原料做的菜;全鸭席,是以鸭为主要原料,加上山珍海味,经过精心烹制而成的珍馐荟萃的高档宴席。

全聚德全鸭席菜肴以鸭为主料,包含鸭脯、鸭心、鸭肝、鸭胗、鸭肠、鸭掌、鸭膀、鸭血、鸭舌、鸭胰、鸭腰、鸭蛋,多达12种原料,最大限度的开发鸭身上的美味潜力。全聚德全鸭席菜肴在制作技法上,涉及烤、炒、炸、烩、烧、扒、熘、蒸、煮、卤、爆、燎等十多种烹调方法,最大限度的丰富了菜肴口味的多样性。如金银鸭血羹,融刀工技术、传统制汤技术、鲁菜酸辣口调味技术为一体,制作难度颇高。全鸭席原料多为鸭内脏,全聚德厨师们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独特的鸭肉处理方法和调味技术,很好地解决了内脏气味不佳的问题。

全鸭席发展至今,已有数百道菜肴可供客人选择。厨师会根据客人的需求和口味,提供宴席的菜肴搭配建议。像鸭包鱼翅、白扒三珍、鸭茸鲍鱼盒等著名大菜,因取材较为名贵、工艺精细,多出现在高档宴席上;如火燎鸭心、芥末鸭掌、盐水鸭肝、芝麻鸭方、金银鸭血羹等全鸭席经典菜肴,深受大众消费者欢迎;还有别具一格的各类面点,如小鸭酥、鸭丝春卷等,因其玲珑精巧、香酥美味也为整个宴席增色不少。

 

 

全聚德创立之初,除了烤鸭,并不做大菜、细菜,所以店里没有名厨。直到全聚德建起二层小楼后,才聘请了东兴楼名厨李兴武来掌灶,他将烹饪技艺与鸭内脏相结合,使全聚德的菜单上增加了炸胗肝、烩鸭胰、芙蓉鸭腰等名菜。全聚德第二代掌灶人为张永清,师从李兴武,他除了用鸭内脏外,还采用鸭掌、鸭舌、鸭肉等原料,而且制作技法也越为越精细,为全鸭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

张永清因年老回乡后,全聚德请来了技术全面的同和居鲁菜名厨吴兴裕,自他到全聚德后,全聚德经营的菜肴范围进一步扩大,加入了部分经典鲁菜,而且鸭菜向更为精致的方面发展。1946年,吴兴裕收王春隆为徒,师徒二人将精湛的厨艺运用在鸭菜上,为全鸭席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1950年以后,蔡启厚、王学升、王明礼等相继加入全聚德,与王春隆一起,对鸭类菜肴不断进行研发,终于推出了名扬四海的全鸭席。自80年代以来,全聚德开始加强全鸭席制作技艺的人才培养,鉴于全鸭席制作工艺复杂、对技术要求较高,全鸭席仅在全聚德和平门、王府井、前门三家老店售卖,“全鸭席贯标菜”作为特色菜肴系列在所有门店推出。

 

Baidu
map